• 今天是2023年04月15日 星期六
    當前位置:首頁 > 市委文件 > 正文

    中共五大連池市委辦公室關于 印發《五大連池水志》編纂方案的通知

    更新時間:2021-04-19 10:53:00點擊次數:13832次


    2021〕- 6


    中共五大連池市委辦公室關于

    印發《五大連池水志》編纂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黨委,市委各部委辦,中省市直各黨(工)委、黨組、市域內農墾、森工、監獄(所),融通公司: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劉延東副總理關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講話精神,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全國地方志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關于地方史志工作的有關要求,充分發揮地方志存史育人、資政功能,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改革創新、修志為用原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基本方略,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客觀、系統地記述五大連池的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現狀,傳承山水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彰顯地方、時代特色,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連池,推動五大連池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二、背景意義

    地方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獨特的價值功能,并在編修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挖掘凝練名水文化,宣傳推介五大連池水資源,經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批準,五大連池啟動編纂《五大連池水志》。

    多年來,五大連池市始終致力于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快推進礦泉旅游名城、休閑養生之都建設步伐,積極打造國際一流旅游康養目的地。隨著十四五開局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明確,五大連池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藍圖正在變成現實。

    目前,五大連池火山礦泉和水資源尚處于資源性開發利用階段,對五大連池獨特的火山地質地貌知識,對世界上最優質的五大連池天然礦泉水、天然蘇打水的成因、作用、分布及功能還缺乏系統、準確的科學普及。對外宣傳推介,還缺少權威的介質。該書將全面、客觀、系統、準確地記述五大連池及其流域的自然地理、歷史變遷、生態環境、治理開發、資源利用等各方面情況,彰顯五大連池水域時代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將填補中國礦泉水名水志的空白,為宣傳五大連池名水資源、火山旅游資源、紅色旅游資源、地方礦泉系列產品以及招商引資具有重要作用。屆時,《五大連池水志》將在人民大會堂以中、英文版面向世界發行,將成為五大連池對外推介的金字招牌,對于提升五大連池的知名度,實現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助力項目建設、產業布局、全域旅游、紅色教育基地開發建設,都將具有深遠意義。

    三、編纂要求

    《五大連池水志》質量要求參照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印發的《地方志書質量規定》執行。在堅持志體前提下,體裁運用、篇目設置、資料選擇等可做適當創新。根據不同類型水域特點,有選擇性地記述水域地理環境、歷史變遷、自然景觀、水資源開發與利用、水文化保護與傳承,突出名水的“名”與“特”等內涵。應執簡馭繁,文約事豐,易于閱讀,利于傳播。杜絕虛假資料,避免廣告色彩。具體要求如下:

    (一)斷限要求

    為全面反映發展演變脈絡,各水志編纂單位承擔的編纂任務,上限盡量追溯至事物發端;下限一般斷至水志啟動編纂年份,即2021年。

    (二)體例

    采用綱目體,橫分門類,縱述史實。篇目設置應特色鮮明、分類科學、主線清晰、大事必錄。合理運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述而不論。

    (三)資料

    入志資料應豐富、真實、準確、典型。注重選用特色資料、微觀資料、調查資料和口述資料。

    (四)圖照

    卷首設名水流域水系圖、所在行政區域位置圖、鳥瞰全景圖和交通圖、標志景觀圖等。志中隨文配圖照,圖照下附注說明文字(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作者)。圖照選用應注重典型性、資料性、藝術性,無廣告色彩,無個人標準像。反映工作主題的圖照,要言之有物;圖照中有人物的,主要人物要在主要位置,并有具體工作場景,背景勿雜;圖照應為原版,不小于2M,保證畫面清晰度和美觀度;圖照與文字的比例不低于1:4。

    (五)

    使用規范的現代語體文。除引文外,一律從第三人稱角度記述。文字應樸實、嚴謹、簡潔、流暢,可讀性強。

    (六)字數

    版面字數30萬字左右。各單位根據分工要求提供相應數量的初纂文字量。

    四、工作安排

    《五大連池水志》五大連池市編纂部分由五大連池市委統一領導,由市委史志研究機構統一組織,區域內相關單位承擔具體編纂業務。市委史志研究機構要加強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培訓指導。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合作,互相配合,并積極創新組織形式,調動各方力量參與。

    第一階段2021年3月至2021年4月 

    召開《五大連池水志》啟動會議,按照黑河市編纂大綱要求,完成五大連池市域內編纂工作任務分工、業務培訓及指導。

    (二)第二階段2021年5月至2021年6月

    完成《五大連池水志》初稿統稿及一稿編纂,并上報到黑河市編纂辦公室進入總纂。

    第三階段2021年7月至以后

     完成《五大連池水志》后序編纂返稿、修改、初審工作,配合黑河市委史志研究機構完成復審、省級史志研究機構終審及專家意見修改工作。配合省級史志研究機構將終審、修改后的志稿上報至中國名水志文化工程辦公室,中國名水志文化工程學術委員會評議審定,方志出版社出版發行。積極向中國名水志文化工程領導小組爭取《中國名水影像志》拍攝項目,提供策劃方案、腳本等材料。打造《五大連池水志》系列文化和宣傳產品、學術研究成果,提高社會認知度和市場認可度,擴大社會效益,形成中國名水志《五大連池水志》系列的文化、產業項目、礦泉產品、旅游開發品牌。

    五、工作要求

    各單位各部門要緊密配合,分工協作,確保高質量完成五大連池市分工部的編纂任務。市政府負責落實辦公場所和相關工作用車,市委組織部門負責選配熟悉五大連池歷史的老干部組建寫作專班,財政部門負責落實和保障寫作專班人員聘請、辦公設備設施、搜集資料及相關辦公費用。市委宣傳部、市攝影家協會、市記者站等相關單位配合圖照拍攝,市融媒體中心負責做好跟蹤報道和影像存檔,為申報《中國名水影像志》項目做準備。各單位和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五大連池水志》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組成寫作專班。需要到外地搜集資料或走訪專家,相關單位要做好資金、車輛保障,為編寫人員創造辦公條件,確保編纂工作順利完成。各單位初纂文稿電子版于2021年4月30日前,報送至市委史志研究室郵箱wdlcszb2012@163.com。經三審定稿后的文稿、圖照,須由單位主要領導審定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附編纂人員姓名)后,報送至政府前樓市委史志研究室6024室,此項工作市委督辦室負責跟蹤督辦。

    聯系人:徐麗艷;聯系電話:18745653747。

    六、組織領導

    成立五大連池市《五大連池水志》編纂領導小組

     長:王玉濤  馬  勇

    副組長:宮  凱

     員:各相關單位負責人

    辦公室設在五大連池市委史志研究室

    辦公室主任:鐵桂玲

    副主任:徐麗艷

    特邀編纂專家:張忠良、郭俊平、李向東、于連波

     

    附件1.《五大連池(水)志》篇目

    2.中國名水志叢書行文通則


     

                                                                                                                                                           中共五大連池市委辦公室

                                                                                                                                                           2021419

     

     

     

     

     

     

     

    附件1

     

    《五大連池志》篇目

    (送審稿)

    20213月修訂

     

    總序一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或其辦公室領導

    總序二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或其辦公室領導

        包括名水流域水系圖、所在省級或市縣級行政區域位置圖、名水交通圖、名水的全景圖、名水標志景觀圖等。

    凡例  (全叢書統一)

    目錄

    概述    

     



    名水環境(五大連池市全域)

    建置沿革

    名稱由來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區域地理

    自然地理區域

    交通地理區域

    經濟地理區域

    人口概況

          人口構成

          民族構成

    自然環境

    地質突出火山、水文地質

    地貌突出火山區地貌

    氣候物候

    山脈水文

    土壤植被

    自然災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森林資源

    濕地資源

    草原資源

    野生植物資源

    野生動物資源

    礦產資源

    自然景觀

    五大連池

    頭池

    二池

    三池

    四池

    五池

    河湖濕地

    訥謨爾河

    小邊河

    石龍河

    藥泉河

    藥泉湖

    張通事溝

    月牙湖

    溫泊

    天池

    大沾河濕地

    火山奇觀

    老黑山

    火燒山

    藥泉山

    臥虎山

    筆架山

    南格拉球山

    北格拉球山

    東焦得布山

    西焦得布山

    小孤山

    東龍門山

    西龍門山

    莫拉布山

    尾山

    熔巖熔洞

    噴氣錐、碟

    水晶宮

    白龍洞

    水簾洞

    仙女宮

    石海

    石河

    石龍

    龍門石寨

    象形熔巖

    騰龍谷

    人文景觀

    公園景觀

    益身園

    長壽園

    龍門森林公園

    二龍山龍湖公園

    青山公園

    博物館

    五大連池火山地質博物館

    東北抗聯紀念館五大連池分館

     東北抗聯第三路軍朝陽山紀念館

    二龍山史館

    遺址遺跡

    龍頭山清代將軍墓園

    二戰日軍軍事設施遺跡

    雙泉鎮王鴻圖舊居

    東北抗日聯軍朝陽山遺址群

    火燒山抗聯露營戰斗遺址

    龍鎮火車站舊址

    尾山農場知青七烈士墓

    鐘靈禪寺

    建設沿革

    寺廟建筑

    佛教文化(含寺院活動等)

    山口水工程

            工程    

    工程建設

    電站效益

            供水工程

    開發概況

    覆蓋范圍

    天然礦泉

    概況含天然礦泉水的發現)

    勘察

    成因

    特征

    類型(五大類型)

    自涌名泉八大礦水區介紹

    南藥泉

    北藥泉

    南洗泉

    翻花泉

    二龍眼泉

    響水泉

    科研泉

    雙龍泉

    洗心泉

    東興泉

    開發利用

    礦泉水開發(時間、政策等)

    瓶裝水生產(沿革、產量等)

    知名品牌

    醫療作用發現 、研究 、臨床應

    綜合療養

    居民飲水引用

    延伸產品(大米 、 豆制品 、 白酒 、啤酒 、 礦泉泥化妝品 、黑陶等)

    天然蘇打水

      

    因與分布

    特征與作用

    開發利用

    開發沿革

    團體標準制定

    地理標識產品保護

    品牌鑒定(上稿后再調整)

    世界級鑒定

    國家級鑒定

    科學研究(上稿后再調整)

    火山地質

    礦泉環境

    火山生物演替

    五大連池新老期火山科研成果

    山水文化

    藝術創作

    影視劇本

    歌曲

    書畫

    攝影

    根雕

    藝文雜記

    詩詞

    楹聯

    散文

    小說

    論著

    其他

    民間傳說

    黑白龍傳說

    神鹿示水

    奇妙的二龍眼

    重大體育賽事

    際馬拉松賽

    國際拳擊賽

    環湖自行車賽

    全國雪地徒步大賽

    山口湖汽車拉力賽

    山口湖國際冰釣大賽

    國家級體育訓練基地

    國家女子中長跑訓練基地

    國家速滑訓練基地

    自行車訓練基地

    湖上試車基地

    民情風俗

    節慶活動

    五大連池火山圣水節

    玫瑰花節

    礦泉美食節

    名石節

    山口霧凇節

    特色民俗

    賽龍舟

    冬捕節

    東北大秧歌

    民族風情

    德都勒蒙古大屯

    達斡爾人家

    鄂溫克人家

    達斡爾跑馬場

    八旗射獵場

    特色飲食

    泉魚宴

    礦泉豆腐宴

    礦泉野生菜

    東北鐵鍋燉

    玫瑰粘豆包

    旅游景區

    火山堰塞湖景區

    龍門石寨景區

    老黑山景區

    格拉球天池景區

    臥虎山景區

    藥泉景區

    溫泊景區

    水晶宮、白龍洞景區

    山口湖旅游景區

    旅游線路

    風光游

    紅色游

    研學游

    康養游

    旅游服務

    管理機構

    旅行社

    賓館酒店

    特色民宿

    文創產品

    名人與名水

    名人傳略

     

    葉普春

    經一和尚

    覺悟和尚

    趙青山

    鄧文山

     

    ……

    名人簡介

    政治人物

    文化人物

    社會名人

    社會發展

    經濟建設

    農業發展

    工業發展

    城鎮建設

    民生保障

    教育

    醫療

    文化

    體育

    安居工程(舊城區改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

    人民生活(城市收入、農村收入,消費)

    環境保護

    自然生態環境保護

    耕地保護

    名水環境保護

    大事紀略

    火山大事紀略

    礦泉水大事紀略

    其他事件

    與火山、礦泉相關的文件文獻

     

    主要參考文獻

     

    編后記                 


    附件2 

     

    中國名水志叢書行文通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中國名水志叢書各志編寫,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叢書編纂實際,制定本行文通則(以下簡稱《通則》)。

    第二條 志書使用記述體,以現代語體文表述。要求文風嚴謹、樸實、簡潔,可讀性強,行文流暢,內容表述準確、清楚。文字、標點、專有名詞、術語、時間、數字、計量單位、注釋、引文、圖照、表等使用精確。

    第二章 標題、目錄 

    第三條 全志按類目、分目、條目三個層次排列。類目、分目、條目標題前不加序號,條目以下不設標題。 

    第四條 各志目錄編到“條目”一級。

    第三章 文字、標點

    第五條 除特殊情況必須使用繁體字外,一律使用規范漢字,以20136月國務院公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和198610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個別冷僻字加注音。異形詞用法參照2002331 日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施行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第六條 外文字母一律按印刷體書寫,易混淆時須注明語種(如法文、英文等)。 

    第七條 標點符號按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1年批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GB/T15834-2011使用。連接號的使用:表示相關項目(如時間、地域等)一般用一字線“—”連接,如“1991—1992 ”“北京上海,但前后時間單位不對等的用,如“1978 2 月至 1985 。表示數值的范圍,用浪紋連接號,如“3050 ”“30 萬~5”“20%~30”“15℃30℃”。表示化合物名稱、表格插圖編號、復合名詞、產品型號等,中間用占半個字位的短橫線“-”連接,如 1-1”“WZ-10 直升機”“-雅克·盧梭。

    第四章 專有名詞、術語

    第八條 較長的專有名詞(如文件、會議、公報、組織機構名稱等)多次出現,第一次出現時必須使用全稱,并括注簡稱,再次出現時可用簡稱。

    第九條 簡稱必須規范。如“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不簡稱“三中全會”或“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五大”不簡稱“黨的十五大”或“十五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簡稱“入世”。

    第十條 特定政治術語應按國家規定規范表述,如“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有利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左”的錯誤。 

    第十一條 涉及臺灣地區的所謂政府機構,均須加引號,如“行政院”。對臺灣當局以所謂“國家”“中央”“全國”名義設立的官方機構中官員的職務名稱,對臺灣當局及其所屬機構的法規性文件與各式官方文書等,對具有“臺獨”性質的組織和政治術語等,均應加引號。

    第十二條 記述各歷史時期朝代、行政機構、黨派團體、官職、地名等,一律采用當時稱謂。古地名在第一次出現時應括注今地名。

    第十三條 外國地名、人名、黨派、政府機構、報刊、書籍等譯名,均以新華社譯名或專業工具書通用譯名為準。鮮為人知的專名,需括注外文原名。

    第十四條 人物一律直書姓名,不加先生”“同志等稱呼,也不加褒貶之詞。必須說明身份的可冠以職務或職稱,市長×××”。

    第十五條 從第三人稱角度記述,不用×”之類的詞語。

    第十六條 除中發、國發文件外,引用文件一般不加引文號,如文件名稱不宜公開,可寫“根據有關規定”。

    第十七條 專業術語的使用務求規范、準確,一般以各專業辭典正條為準。

    第十八條 地名應使用各級政府審定的標準地名。

    第十九條 跨區域的山脈、河流、湖泊、水庫、公路、鐵路、航線、文物古跡、重大事件等,其名稱和數據以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為準。

    第二十條 生物、礦物名稱使用中文標準學名;記述自然資源時涉及某生物名稱的,首次出現采用二名法并括注該生物俗名。

    第五章 時間表述

    第二十一條 不得使用“今年”“去年”“近年”及“現在”“最近”“目前”等時間概念模糊詞。

    第二十二條 以朝代紀年的必須括注公元紀年,括注的公元紀年不加字,如康熙八年(1669。中華民國成立之后的紀年均使用公元紀年。公歷年代的時間使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如 20世紀90年代、 1998 6月。

    第二十三條 人物生卒年之間使用一字線“—”,如“魯迅(18811936)”。

    第二十四條 年份不能簡稱,如1991年”不能寫作“91”,“19921994年”不能寫作“199294年”。

    第二十五條 志中所稱“解放前(后)”,以當地解放日為界;“新中國成立前(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日1949101日為界;“改革開放前(后)”,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7812月為界。

    第六章 數字

    第二十六條 數字用法執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1 11月批準實施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GB/T15835-2011)。 

    第二十七條 統計數據的使用符合國家統計法律法規有關規定,數據的定義、含義、統計口徑和計算方法等清楚、準確,不錯用、濫用。

    第二十八條 全書行文和圖表中的數字一律不分節,如1234萬元;有小數位的,除特殊情況外,小數點后根據四舍五入一般只保留兩位,如1234.56萬元。五位數以上(含五位數)的多位數,在行文中一般改寫為以萬、億作單位的數,但不能以十、百、千、十萬、百萬、千萬、十億、百億、千億作單位(千克、千米、千瓦等法定計量單位不在此列)。同一圖、表中,小數點后保留位數原則上應相同。

    第二十九條 下列情況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

    (一)表示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分、秒,如20世紀80年代,199571,83020秒。

    (二)表示年齡,如60歲。

    (三)表示統計數字、倍數、百分比,如150千克、3倍、12%。

    (四)表示溫度、功率等物理量,如30℃、25瓦。

    (五)表示地理經緯度,先記述緯度,后記述經度,如北緯111°739″,東經 113°739″。 

    (六)引文標注中的版次、卷次、頁碼,如1981年第11卷第70頁。

    (七)部隊番號、證件號碼、產品型號和其他序號、代號、代碼,如84026部隊、國家標準GB 2312-80、國內統一刊CN11-1399、HP-3000 型電子計算機。

    第三十條 下列情況應使用漢語數字: 

    (一)表示序數,如第一章、第二名。但與阿拉伯數字連用時則改用阿拉伯數字,如1992年第2期”,不寫作“1992 年第二期”。

    (二)相鄰的兩個數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必須使用漢字,連用的兩個數字之間不得用“、”隔開,如四十五六歲、三四天、七八十種、一兩個小時、五六萬套。

    (三)帶有“幾”字的數字表示約數,必須使用漢字。如十幾年、一百幾十次、幾十萬分之一。

    (四)用“多“余”“左右”“上下”“約”等字表示的約數,一般用漢字。如果是具有統計和比較意義的一組數字,其中既有精確數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約數時,為保持局部一致,其約數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如共選送攝影作品60 多幅、書畫作品16幅,其中有10余項作品獲獎。

    (五)朝代紀年、農歷月日、星期,如清光緒三年、農歷三月十五日、星期六。

    (六)位于定型的詞、詞組、成語、習慣用語、詩詞、古文中的數字,縮略語或具有修飾色彩的詞語中作為語素的數字,如五四運動、一系列。

    (七)整數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現在具有統計意義的一組數字中,可以用漢字,如一個人、三本書、六條意見。但要照顧上下文,保持局部一致。

    (八)含有月、日簡稱表示事件、節日和其他意義的詞組。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應用間隔號“·”,將表示月和日的數字隔開,并加引號,避免歧義,如“一·二八”事變、“一二·九”運動;涉及其他月份時,不用間隔號,是否加引號,視事件知名度而定,如五卅運動、“五二〇”聲明。對現代、當代事件,可使用約定俗成的阿拉伯數字表示法,如“5·12”汶川特大地震、4·20”專案組等。

    第七章 計量單位

    第三十一條 按照國務院19842月發布的《關于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執行。歷史上使用的計量單位,如斗、石、里、尺、磅、華氏度等在引文時可照錄,但首次出現時應加注。

    第三十二條 行文中除攝氏度(℃)、角度(°)、角分(')、角秒(″)外,其余計量單位一律使用中文單位,“68千米不寫作“68km”。

    第三十三條 在必須載錄的公式中,計量單位可使用符號。

    第八章 注釋、引文

    第三十四條 注釋必須符合學術規范,要素齊全,便于查找原文。行文中的注釋一律采用當頁腳下注,每頁單排,順序編號采用注碼①②③……,不編通碼。

    第三十五條 引文要忠實于原文,不得隨意改動。衍文和明顯的錯別字加圓括號()”,改正和增補的字加方括號“[]”,殘缺的字則用“□”充填,缺多少字就填多少個“□”。

    第三十六條 引文必須注明出處,便于讀者查核原文。引自書籍者,注明作者(編者)姓名、書名、卷次、頁碼、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如“列寧:《新生的中國》,見《列寧全集》,中文2版,第22卷,208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引自報刊者,必須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報刊名稱、年月日或期數,如“李四光:《地殼構造與地殼運動》,載《中國科學》,1973(4),400429 頁”。引用網上資料,要注明網站(網址)、標題、作者(編 者)、下載時間。 

    第三十七條 盡量引用原著,一般不用轉引。確需轉引的,須準確引用,并說明轉引自何處。引用原文需加引號,轉述大意的不加引號。引文繁體字應改成簡體字。

    第九章 圖照

    第三十八條 圖照均應有準確精練的文字說明,時間、地點、事物、活動內容等要素齊全。照片中需要說明的人物,在圖注文字中寫清人物的位置。圖應有圖序號,志中各圖統一排序。照片要注明拍攝時間、拍攝者或者出處。

    第三十九條 涉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照片,應嚴格執行送審制度。

    第四十條 含有國界和省界、市縣界、鄉鎮村界的地圖應嚴格履行測繪部門的報批手續,并取得審圖號,標注于地圖右下角。

    第十章 表格

    第四十一條 數據統計表格統一采用開放式,不加表兩側的“墻線和表頭以下的橫欄線。文字事類表格統一采用閉合式。

    第四十二條 表格要有表序號,志中各表統一排序。

    第四十三條 表格可根據需要合理安排單欄表、雙欄表、三欄表。必須轉頁續表的,表頭和橫表項、縱表項不能省略,左上角標“【續表】”加表序。版面不夠連續續表的,應標“【續表一】”“【續表二】”……

    第十一章 送審要求

    第四十四條 送審稿需提交紙質打印稿一份,用A4 紙單頁打印。頁面上空5厘米,下、左、右各空3厘米。在左邊裝訂。同時還需上報載有相關內容(word 版本)的光盤2張。

    第四十五條 送審稿封面標書名,然后排編纂人員名單、目錄和正文。

    第四十六條 排版順序。

    (一)封面

    卷名排初號魏碑體。 

    (二)編纂人員名單

    編纂分工排四號黑體,編纂人員名字排四號宋體。

    (三)目錄

    “目錄”兩字排一號宋體,字間空2個字位(即空兩格);類目級排小四號黑體;分目以下目錄排小四號宋體。

    (四)正文

    小四號宋體。

    第四十七條 正文標題。

    一級標題(類目):二號黑體,居中,占一頁。標題若為2個字則字間空2個字位(即空兩格),3個字則字間空1個字位,3 個字以上不空位。

    二級標題(分目):三號黑體,頁首居中,占一行,上下各空一行。標題文字間空位辦法同上。

    三級標題(條目):四號黑體,居左,與正文接排。

    第四十八條 圖片。

    (一)圖片存儲文件大小在1M以上,文件格式為*.tif *.jpg。全志圖片務必以類目、分目、子目為文件夾存儲,并單獨以DVD-ROM光盤或U盤保存。植入書稿內(WORD文件)的圖片不利于印刷,視為無效文件。

    (二)每部志書必須提供一幅具有代表性的本名水圖片用于封面設計,圖片存儲文件大小在3M以上。

    (三)提供一幅本名水地圖電子版,以.ai .cdr 格式保存。

    第四十九條 表格。 

    表題:小四號黑體,置于表上方,居中。

    表序號:五號宋體,置于表的左上方,左空1個字位。

    表文(欄目):五號黑體。

    表內文字、數據:五號宋體,數據個位對齊,文字左邊對齊或居中(可根據美觀統一的原則進行微調)。

    表注或文字說明:五號楷體,置于表下。

    第五十條 正文和目錄分別編寫頁碼。

    第五十一條 送審稿要求達到齊、清、定。

    齊:志稿正文(包括圖、照、表)、輔文(包括目錄等)均齊全無缺。

    清:文稿各部分均符合《中國名水志叢書行文通則》要求,規范、清晰。

    定:送審稿必須有該水志主編簽名和審核單位公章以及省級地方志工作機構的終審意見,以示負責。

    第十二章 附則

    第五十二條 本《通則》由中國名水志文化工程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五十三條 本《通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欧美+成+人嘿咻在线视频